阿里巴巴股份
阿里巴巴的股权变革:从软银时代到创始人重塑
一、股东结构变动
在阿里巴巴的股东结构中,软银集团曾经是一个重要的角色。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软银集团曾是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达到14.2%。经过多次减持后,截至2025年1月,软银集团的持股比例已降至不足0.2%,几乎完成了清仓。与此马云和蔡崇信作为阿里巴巴的创始人和核心管理者,开始增持股份。马云持股比例超过4.3%,成为主要个人股东;蔡崇信通过家族基金增持了1.5亿美元股票,持股比例达到1.4%。两人合计持股比例超过了软银,成为实际的最大股东。其他机构股东如先锋领航和贝莱德仍持有一定股份。
二、管理层持股
在阿里巴巴的管理层中,蔡崇信作为核心管理者之一,其个人持股比例为1.4%,在管理层整体持股中占据较大比重。马云的股权也发生了变化。在2020年,他的持股比例降至4.8%,但在2023年通过增持重新升至4.3%以上。这表明管理层对阿里巴巴的长期发展前景持有信心,并希望通过增持股份来巩固其地位。
三、股份回购计划
阿里巴巴一直在关注自身股份回购计划。截至2024年9月30日,阿里巴巴已经回购了4.14亿股普通股,总价值达到41亿美元。这一行动导致流通股净减少了2.1%。董事会授权的剩余回购额度为220亿美元,有效期至2027年3月。这一回购计划有助于减少股份供给,提升股价,并表明公司对未来的信心。
四、股权动态(2025年)
在2025年,阿里巴巴的股权动态也值得关注。杭州瀚云及阿里巴巴成都作为关联股东,于2024年11月减持股份超过1%,并已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当前,阿里巴巴的流通普通股数量为186.2亿股(截至2024年9月30日),较上一季度减少了4.05亿股。总体来看,阿里巴巴的股权结构呈现出机构减持、创始人增持的特点。随着软银的退出,马云和蔡崇信成为核心股东,股份回购计划进一步优化了股权集中度。尽管管理层持股比例相对较低,但创始团队通过增持强化了其控制权。
阿里巴巴的股权变革是软银时代到创始人重塑的过程。随着软银的减持和马云、蔡崇信等创始人的增持,阿里巴巴的股权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股份回购计划的实施进一步优化了股权集中度。这一系列动作表明,阿里巴巴的创始团队对未来充满信心,并希望通过优化股权结构来巩固其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