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H股遭社保基金减持 银行板块仍被看好
近日,港交所公布的数据显示,社保基金在金融市场的一次重要动作引起了广泛关注。在春意盎然的四月,社保基金以每股2.95港元的价格卖出了中国银行的大量H股股票,共计减持7760万股,成功套现约2.29亿港元。消息一经公布,中行H股和A股股价在随后的4月15日小幅下跌。市场对此反应冷静,分析人士纷纷指出社保基金的操作实为常规策略。
社保基金这次的行为被视为典型的“高抛低吸”财务策略。光大证券银行业分析师刘杰透露,社保基金一直在优化资产配置,保持资产多元化。此次减持中国银行H股只是财务操作的一部分。尽管减持行为看似引起市场震动,但中行H股股价表现仍然强劲,得益于当前良好的经济环境及经济复苏预期的影响,今年以来的表现尤为出色。据刘杰介绍,中行在四大行中的股价表现位居前列,累计涨幅超过16%。
事实上,社保基金今年并非首次调整中国银行H股持仓。早在春意初露的二月和三月,社保基金已有过类似的减持和增持操作。刘杰认为,由于银行股在社保基金中占据较大比重,因此适度调整是常态化的操作策略。展望未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复苏和银行盈利能力的稳步提升,社保基金等“国家队”可能会进一步调整布局银行股领域。
尽管银行股的调整受到关注,但银行板块近期却受到资金的追捧。市场普遍看好银行股的后市表现。多家机构对此持相似看法,认为银行股的潜在投资价值值得期待。安信证券认为宏观环境和银行基本面趋势均对银行股投资有利,预计上市银行利润增速将稳步回升。财信证券维持对银行股的乐观态度,并建议关注具有可持续盈利能力、区域优势和稳健经营的银行。浙商证券分析师梁凤洁建议投资者关注两条选股逻辑:核心优质银行或是在行业景气度上升背景下的低估值且资产安全的银行。这些建议无疑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视角和方向。
银行股作为长期的投资领域依然备受瞩目。投资者在面对市场波动时,应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做出明智决策。社保基金的这一操作虽引起市场关注,但投资者更应关注市场走势和机构建议的综合考量。市场普遍预期银行股的投资价值将在未来得到进一步凸显,这是一个值得持续关注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