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困人员认定办法出台 养老金社保不计入收入

社保知识 2025-08-23 16:52www.csshebao.com长沙社保网

昨日上午,民政部正式发布新的《特困人员认定办法》。该办法为城乡、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了明确的救助指导,详细阐述了特困人员的认定标准与申请程序。

根据该办法,那些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没有法定的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法履行法定义务能力的人员,被纳入了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这一新规定为那些在困境中挣扎的人们带来了希望之光。

民政部社会救助司的蒋玮副司长在介绍这一办法时表示,办法共包含八章二十九条,详细规定了特困人员的认定条件、认定程序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的评估标准。蒋玮特别指出,办法对无劳动能力的情形进行了细化,包括老年人、未成年人和特定残疾等级的人员。

在认定无收入来源这一项时,办法明确了收入包括各类收入,但不包括城乡居民基本保险中的基础、基本等和高龄津贴等社会福利补贴。这一规定体现了制度的公平性,充分考虑了特困人员的特殊情况。办法还针对未成年人的特殊情况做出了特别规定,并明确了终止救助供养的情形。

蒋玮表示,特困人员供养标准一般不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1.3倍。过去供养标准主要是根据供养方式划定,而现在全国平均供养标准正在逐步提高。关于为何无收入认定不包括社保等,蒋玮解释,这是为了维持制度的公平性,因为城乡居民中的基础养老金、基本医疗保险以及高龄津贴等福利补贴都是国家建立的面向全民的普惠性政策。

这一办法的出台,无疑为困境中的人们带来了希望。它不仅为特困人员的认定提供了明确的指导,也为各地制定具体的供养标准提供了参考,标志着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而在讨论供养人员的照料服务标准时,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制定既合理又人性化的标准。蒋玮提到,照料服务标准的设定应以特困人员的生活自理能力为基准。对于那些生活完全能够自理的人员,照料服务的标准相对较低;对于半自理或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人员,需要的照料服务则更高。

这一标准的制定不仅仅是数字的规定,更是对生活的理解与尊重。未来的标准体系将结合基本生活标准和照料服务标准,为每一类对象提供最适合自己的照料。这样的标准更加精准、更加人性化,能够确保每一位供养人员都能得到真正的关怀与温暖。

这一标准的制定不仅关乎数字,更关乎每一个生活在社会关爱之下的个体的生活质量与尊严。我们期待这一标准能更加完善,为每一位特困人员带去真正的关怀与温暖,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关怀,确保他们的生活得到最好的保障。我们也期待各地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更加具体和细致的供养标准,为特困人员提供更为精准和有效的救助。

Copyright © 2019-2025 www.csshebao.com 长沙社保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长沙社保查询,个人社保缴费,长沙社保网,社保卡,社保个人缴费,社保缴费基数,社保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