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兼职骑手猝死无赔偿 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岂能
近日,顺丰公司上海区的兼职骑手刘某的悲剧性离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起不仅仅是一起单纯的悲剧,更是暴露出了一场关于责任与赔偿的纷争。刘某作为第三方公司的签约骑手,而非顺丰公司的正式员工,其身份的复杂性使得赔偿问题变得扑朔迷离。
据悉,刘某在履职期间不幸离世,令人痛心。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由于刘某并非顺丰正式员工,公司并不承认其员工身份,因此拒绝进行赔偿。尽管如此,根据合同规定,只要刘某接单,第三方公司便会扣除其“骑士保险”费用。然而由于刘某离世时并未开始接单,保险赔付机制无法触发,这使得赔偿问题更加复杂。这不仅引发了公众对于保险制度与企业责任的思考,更让刘某的家人陷入了索赔无门的绝望境地。
这起不禁让人联想到近期频繁成为舆论焦点的外卖骑手“一日险”赔偿问题。今年初,“蜂鸟众包”平台上也曾发生过类似的。一名饿了么骑手不幸猝死,而其仅购买了“一日险”,因此受益人得到的赔偿金仅仅为区区3万元。面对公众的愤怒和质疑,饿了么最终不得不支付高额抚恤金以平息事态。这些反映出一些互联网公司及平台为了降低成本,通过各种手段侵蚀劳动者的权益的普遍问题。
在我国,外卖骑手数量已超过600万,快递小哥也有约350万。然而令人震惊的是,超过6成的外卖骑手没有社保保障。即便参保的骑手,其保障水平也普遍偏低。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竟然被互联网公司以“灵活就业”的名义,仅仅通过“一日险”等廉价保障方式覆盖。面对这些互联网公司的贪婪行为,我们需要社会舆论的支持和的规范管理来解决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灵活就业人员的保障难题。
幸运的是,部门已经开始关注新业态人员的职业伤害保障工作,并初步提出了职业伤害保障模式。而且,“十四五”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这为我们解决这一问题带来了希望。我们期待有关部门能够加快政策的出台步伐,加大执行力度,确保每一个劳动者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障。我们也应该反思企业的社会责任与道德担当,不应该把降低成本建立在牺牲员工权益的基础上。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灵活就业者争取应有的保障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