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定核心赔偿项目
1.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标准:7个月本人工资(按工伤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计算)
保底/封顶:低于当地社平工资60%按60%算,高于300%按300%算
示例:若月薪5000元,补助金为35,000元
2.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支付方:工伤保险基金
地方差异:
广东省:1个月本人工资
江苏省:2025年标准4.2万元
北京/上海:1.1万-1.25万元
3.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支付方:用人单位
地方差异:
广东省:4个月本人工资
浙江:合计约3.3万元
北京/上海:1.75万-1.88万元
二、附加赔偿项目
1. 停工留薪期工资
标准: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最长24个月
维权提示:单位拒付可主张50%-100%加付赔偿
2. 医疗费用
报销范围:符合工伤保险目录的治疗费、康复费、辅助器具费(如假肢)
3. 护理费
标准:当地社平工资的20%-40%(需劳动能力鉴定确认)
4. 交通食宿补贴
报销条件:异地就医经批准后,按公务出差标准报销
5. 住院伙食补助费
按地方规定标准×住院天数计算
三、注意事项
工资基数:需注意“本人工资”为缴费工资,非实发工资
维权流程:需保存工伤认定书、鉴定书、工资流水等证据,仲裁时效为离职后1年内
地区差异:医疗/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以省级规定为准
如需具体计算,可结合本人工资和所在地政策进一步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