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老保险 >
郑板桥简介(郑板桥的个人简介(50字))
养老保险 2025-08-28 19:05www.csshebao.com长沙社保网
郑板桥(1693-1765年),清朝时期的书画家、天文学家。他名叫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是杨州府兴化人。这位才华横溢的人物在1693年出生,先后成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郑板桥的人生经历丰富,他在1742年(乾隆七年)担任范县知县,同时兼任朝城县事务。四年后,他调到淮县任知县,最终在1753年离开官场回到家乡,于1765年安详离世,享年73岁。
郑板桥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的诗词作品流传后世,他的书画艺术更是独步一时。他被赞誉为“郑虔三绝”,尤其是他画的兰、竹、石,皆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为后世所称道。他与李鳝、金农等八名画家在扬州的创新艺术风格被称为“杨州八怪”。
历史记载中,郑板桥在范县任职期间,爱民如子,清廉自守,公正无私。他拒绝任何形式的贿赂,处理公务之余常常与文人雅士吟诗作画,使人忘却他是地方长官。他在范县留下了百余首诗歌,这些诗歌表达了他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民间苦难的同情,也真实地描绘了当地的风土人情。
郑板桥对范县有着深厚的情感。他离开范县后,曾经的一位小吏去看望他,他在赠诗中深情地写道:“范县民情古风存,一团和蔼又包容。老夫去后相思切,但望人安与岁丰。”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范县的怀念和对当地民生的关心。他甚至表示在离职后,要将家迁移至范县,可见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之情。
郑板桥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艺术造诣深不可测,他的品格高尚令人敬仰。他的故事和艺术作品将永远流传于世,激励后人为理想和生活奋斗。
上一篇:以和为贵的名言(有关以和为贵的名言)
下一篇:没有了